查看原文
其他

珠江会讲||第9期:疫情之下的海外乡愁



     

珠江会讲第9期

疫情之下的海外乡愁

    

       【编者按】病毒与人类共进退,灾难与文明共成长。己亥末,庚子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每一个人都是这场战疫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诸多经历,诸多场景,诸多记忆,都会成为我们难以抹去的岁月片断。2020年3月6日上午,珠江会讲第9期,《南方治理评论》主编陈潭教授和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李强副教授特邀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经济系安莲教授围绕“疫情之下杰城的华人行动”进行了线上交流与线下记录。

◎《南方治理评论》:安莲教授,您好!防疫抗疫是当前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和挑战。处于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中国采取了高强度措施,为此承担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牺牲,目的是为了防止疫情向他国蔓延的可能。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应对传染病等公共卫生危机,考验着国际社会的合作机制和能力。此次重大突发疫情从武汉暴发,作为武汉人,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安莲:抗疫捐助行动目前在全球上演,海外华人的报效之心拳拳可表。这种凝聚合力,排山倒海,力拔山兮气盖世!祖国有难的时候,每一个海外华人都是思归的游子,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望乡的征人。武汉是我的家乡,那里有我的父母,我的亲人,我的老师,我的同学,家乡的父老乡亲遭受新冠病毒的肆虐,十指连心,感同深受,备感煎熬,寝食难安。我们虽然在美国,但是祖国是我们的永久庇护,我们所有的华人和家乡的父老相亲们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大洋两岸的我们休戚相关、荣辱与共。“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南方治理评论》:您的家乡武汉和湖北成为了本次疫情的重灾区。您们杰城中国同乡会和您本人展开了迅速的爱心行动。正如你们所说的那样,“大家温暖的言语,热切的期盼,无声的支持,让我们无以为报,只有更加努力去完成海外亲人对于我们的重托”。能说一下你们此次是如何驰援家乡的?

◎安莲: 2020年1月23日农历除夕前一天,武汉宣布封城,中国告急。我所在北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Jacksonville)。杰城中国同乡会董事,同时也是PAX科技公司CEO的Andy Chau发出倡议,为武汉一线医院募捐医疗物资,我作为杰城华人同乡会的董事长积极响应号召,立刻组织与筹备捐款活动,“武汉捐助”执委会团队立即应运而生!在简单分工之后,捐助组,采购组,物流组,新闻组和对接组便开始了加班加点的全力运作,他们经常通宵达旦,秉烛夜行!

短短十几天,共募捐金额2.04万美元,折合14.2万人民币以及价值8200人民币的物质捐款。钱款不能算很多,但那是杰城华人工薪族的一片真心。元月31日大年初七,杰城中国同乡会和当地Pax公司联合捐助的价值5.1万元人民币的第一批3642件医疗物资飞向中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并正式签收。2月25号,价值约3.7万人民币的第二批医疗物质顺利抵达武汉大学中南医院,3月1号,价值约4.83万人民币的第三批医疗物质发往国内。同乡会于3月5号,捐出余款1.56万元人民币于武汉中南医院。在这个不一样的春节里,杰城华人们体会了不一样的“生死时速”。

 

◎《南方治理评论》:到目前为止,COVID—19已蔓延到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为担心的“病毒全球化”问题也在变成现实。为了妥善对爆发流行的疾病作出适切的预警与反应,WHO在2000年创设了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GOARN),通过及时串连了世界上为数众多的既存网络,合力掌控数量庞大的资料、专业知识及必要技术,使国际社会能随时保持在警戒状态,且能随时做出反应。

◎安莲: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是WHO现有机构和网络的技术合作机制,能够集中人力和技术资源以便快速鉴别、确认和应对国际上重要的疾病暴发。该网络提供了联系这种技术专长和技能的实施框架,以便使国际社会始终警惕疾病暴发的威胁并准备做出反应。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通过抵御疫情的国际传播、确保适当的技术援助迅速到达受影响的国家、有助于长期的流行病防备和能力建设三个方面的目标来保障全球健康。

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汇集了来自会员国科技机构、医学和监测行动、区域技术网络、实验室网络、联合国各组织(儿童基金会、难民专员办事处等)、红十字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和国家协会)以及国际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医师无国界协会、国际援救委员会、Merlin and Epicentre)的技术和业务资源。该网络向有能力对国际疫情警报和反应做出贡献的技术机构、网络和组织开放。

自2000年以来,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GOARN)通过制定国际疫情警报和反应指导原则以及流行病学、实验室、临床管理、研究、通讯、后勤支持、安全、疏散和联络系统标准化工作的实施规则,为国际流行病应对工作提供经过商定的标准。国际疫情警报和反应指导原则的目的是改进国际援助的协调以支持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各伙伴在当地做出的努力。

 

◎《南方治理评论》:WHO在全球疫情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除创设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之外,还发展出了综合性事件管理系统(Comprehensive Event Management System)。

◎安莲:基于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业务资讯是动态的、也是迅速变化的基本事实,因此WHO发展出了一个综合性事件管理系统。以管理关于疾病暴发的关键资讯,并确保国际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包括WHO各区域办公室(WHO Regional Offices)、国家办事处(Country Offices)、合作中心(Collaborating Centres)和网络中各合作伙伴之间准确和及时的交流。

根据WHO资料来看,综合性事件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关于流行病情报、核实工作现状、实验室调查和业务资讯的综合性资料库;第二,跟踪和纪录疾病暴发史、关键性决定、WHO和各伙伴的重要行动以及重点文件;第三,管理后勤支援及专用应对设备、材料和物资;第四,关于应对小组国际专家的技能、经验和可得性的综合资料库;第五,全球疫情警报及应变网络中技术机构的概况,重点为支援国际疾病暴发反应之准备工作和能力;第六,供会员国、公共卫生官员、媒体和公众使用的标准化资讯产品;第七,与全球疫情警报及应变网络的沟通,以便加强业务准备工作。

综合性事件管理系统反映了预警和应对活动的情况,并以系统的方式提供资讯供采取行动,使WHO与全球疫情警报及应变网络更能充分地进行准备、快速地做出反应,并更有效地管理资源。目前WHO正在进一步加强事件管理系统,以调整成更符合修订后的国际卫生条例,并实施与预警与应变相关之支援工作。

 


◎《南方治理评论》:来自美国CDC疾控中心消息显示,截至3月3日,美国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总数为105例,整体治愈3例,死亡6例。尽管美国白宫的多名官员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在美国感染传播的概率非常低,但外界民众和美国媒体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就在3月2日时间,CDC疾控中心突然宣布了一则“轰动”消息,德克萨斯州误放了一名女性新冠患者,这名患者被误放前,曾在该州第二大人口城市圣安东尼奥基地进行治疗隔离观察。据说美国流感也发生一段时间了,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

◎安莲:新冠肺炎在美国也已经开始确诊,截至3月5号为止,美国有165例确诊,治愈8例,11例死亡。各个地方开始做最周密的安排,和最坏的准备。很多大型活动纷纷取消。美国CDC已经预警“新冠肺炎不是爆发不爆发的问题,而是何时爆发的问题。”我们孩子所在的学区已经提前发出预警信息,一旦有确诊案例,所有学校将停课消毒。现在当地虽然还没有发现确诊案例,但北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包括万一学校关闭,老师如何启动网络教学的方案。

 

◎《南方治理评论》:从保障最基本的食品药品安全到预防和应对突发的瘟疫灾难,美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依靠其高效严密的管理体系,借助专业人员、科技设备和财政支持的合理搭配,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美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家,但在公共卫生领域,坚持以公共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为主,政府仍然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美国公共卫生体系由“联邦—州—地方”三级结构支撑,各级政府的职责明确,各部门间有着严格精细的分工与协作。请问美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能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发?请比较中美体制在应对疫情方面的优劣。

◎安莲:关于中美制度,各有优劣短长,民主有民主的好处,集中有集中的好处,但也各有弊端。过分民主,国家涣散,难以形成合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专制。我个人认为中美制度应各取所长,各去其短,犹如中医西医,应相辅相成,中西结合。

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各有明确的分工,地方政府有较大的临机决断的权力,中国地方政府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地方政府相应临机决断的权力要小一些,包括此次疫情,发生在区级政府,先要报市级政府,市级政府报省级政府,省级报中央,大的方针政策由中央统一部署,虽然疫情通报有直通渠道,但层层上报的审批程序必须走完,所以在救治果断决策过程中,有明显滞后的情况出现。但中国政府有非常了不起的调度能力,在短期内可以举全国之力,奔赴武汉,不论是物质,还是人力。一旦形成决议,便有排山倒海之势,势如破竹,势不可挡。中国虽然在疫情预警与公布上,反应显迟滞,但疫情抗击战中,表现是可圈可点的。

在统筹调度资源方面,西方国家应该向中国学习,但在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分权而治的方式上,美国也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如何做到“扣其两端而执中”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话题。

 

◎《南方治理评论》:本次疫情危机适逢春节期间,加之多地出台了封城封村的硬性措施,我们很多人只能宅家,家庭出现了短暂的不再“空巢”现象。重大突发疫情事件的发生反而让家更温存更和谐,有学生说他们从来没有这么长的时间跟父母在一起了,也深切地体会了家的意义。然而,家庭之外,我们却必须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 Social-Distancing),通过非检疫的措施减少人与人的接触。这次疫情以后对大家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安莲:只有经历过生死,才明白活着的意义,只有经历过战斗,才明白和平的意义。在生死面前,所有的爱恨情仇都是过场。这次疫情让大家明白了很多生活的真相,也思索什么是生命中值得珍惜的美好。从前我们总是为小事而患得患失,升职不顺利,工资比别人低,遭受了别人的冷眼,家人不理解我们,我们为此而烦恼。但经历了这次生死,大家更知道珍惜简单的幸福。幸福是什么? 林语堂先生说:“幸福是睡在自家的床上,吃父母做的饭菜,听爱人给你说情话,跟孩子做游戏。”“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珍惜简单的幸福,珍惜当下,或许这是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的积极的启示。

 

◎《南方治理评论》:您说的很好,“每一个海外华人都是思归的游子,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望乡的征人。”在此次疫情中,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安莲:疫情期间,国内每天的各类报道视频铺天盖地,因涉及我的家乡,我每天也格外留意。我发现一个普遍真实现象,那就是人性的善恶在灾难面前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各类企业家、明星、普通百姓、海外华人的捐款,还有第一时间奔赴抗疫第一线的医生护士、解放军战士、各层各级公务员以及为保障市民正常生活的工作人员,还有大量的志愿者,他们在病毒的枪林弹雨中拼搏冲杀,救苦救难,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让人不禁感慨,在人类任何灾难来临时,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候着人类的繁衍生存以及文明的发展。

同样,人性的恶在灾难面前的表现也令人难以掩目:自私,贪婪,冷漠,刻薄,阴险,狡诈,以邻为壑,不知感恩,一味索取。比如一名护士连续数天在抗疫第一线,不能合眼,轮班休息,脱下了防护衣,也做了消毒工作,回到自己居住区,大门口居然聚集了大量的人群,阻止她进去,人性啊,如此的冷漠。当然这是极少数。

更有发国难财者,哄抬物价者仗势欺人者,将蔬菜瓜果肉类据为己有者。有政府在吃喝拉撒上稍有安排不尽如意,便录视频骂街的。还有所谓“公知”、“高知”为博眼球、赚流量、吸粉丝,不惜夸大事实、以偏概全、以小说大、蛊惑人心。疫情也像一面照妖镜,魑魅魍魉,群魔乱舞,呈现无遗。   


珠江会讲

珠江会讲||第1期:疫情之下的学术张望

珠江会讲||第2期:疫情之下的经济展望

珠江会讲||第3期:疫情之下的乡村图景

珠江会讲||第4期:疫情之下的围城记忆

珠江会讲||第5期:疫情之下的青年言说

珠江会讲||第6期:疫情之下的青年担当

珠江会讲||第7期:疫情之下的智慧防控

珠江会讲||第8期:疫情之下的大国九问




回归学堂
回归学堂||《陈安讲疫情》第1-3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1-3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4-6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7-9集

谷琶课程

谷琶课程||档案《1910:哈尔滨鼠疫》

谷琶课程||纪录片《下一次瘟疫爆发》

谷琶课程||美剧《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谷琶课程||电影《极度恐慌:致命的病毒》

谷琶课程||张文宏:《传染病学》概说

谷琶课程||沈洪兵:《新冠病毒及其应对》

谷琶课程||王立群:《历史视角看瘟疫》

谷琶课程||邬贺铨:《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谷琶课程||温铁军:《疫情下的全球化危机》

谷琶课程||李芒:《疫情之中话教学》

谷琶书苑

谷琶书苑||荐读:卫生政策与大国健康

谷琶书苑||荐读:公共卫生与健康城市

谷琶书苑||荐读:病毒、疾病与人类

谷琶书苑||荐读:阅读防疫,以读攻毒

●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gzggxy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南方治理评论》 :gdgzpar@163.com。《社会创新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